炒股配资评测网印度洋基地的维持费用却要砍40%
提到美印关系,你是不是觉得一直挺热络?可最近的几件事,却让人看出了不一样的门道。这背后藏着的,可是全球战略格局的大变化呢。
先说说特朗普冷遇苏杰生这事儿。同样是见特朗普,沙特防长和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能享受到午宴待遇,还有合影安排,可印度外长苏杰生不仅没预留座位,连张自拍照都没捞着。这差别,就像请客吃饭,有人坐主桌,有人站角落,明眼人都能看出不对劲。
再看《印度斯坦时报》的“餐桌论”社论,这可不是简单说吃饭的事儿。它其实是在说,国际舞台上的待遇,就像餐桌上的座位,能看出一个国家在别人心里的分量。想想之前塞尔维亚总统的白宫“椅子门”,不也是一个道理吗?座位的有无、好坏,都藏着外交上的讲究。
格雷厄姆提出的500%关税法案,更是给美印关系泼了盆冷水。这法案堵上了印度转口俄油的漏洞,对印度来说可不是小事。2024年印度对美出口额有118亿美元,涉及不少行业,这关税一加,损失可不小。让人想起特朗普第一任期对印度钢铝加关税那回,这明显是冲突升级的节奏啊。
QUAD机制也没以前风光了。四国外长会的联合声明,少了关键的防务条款。马拉巴尔军演的参演舰艇数量,比之前少了40%。这就像一个团队,以前喊着要一起干大事,现在却各有各的心思,劲头没足了。
为啥美国好像不看重印度了呢?从军事上看,2024年印巴空战,战损比是3:17,印度这边不占优势。经济上,2024年第一季度印度制造业的外资直接投资下降了38%。莫迪的“印度制造”计划,在半导体领域也不顺利,塔塔集团的90nm芯片厂还延期了。这能力跟不上野心,美国心里肯定得掂量掂量。
从美国的印太战略来看,投入和产出不太成正比。2017到2024年,美国给印度的军事援助有270亿美元,可印度的战力才提升9%。而且,美日菲“铁三角”发展得挺快,印度在QUAD里,承担的责任也不太对等,就拿索马里护航来说,参与率才15%。
美国自己也在调整战略,把西太平洋的兵力部署提到了72%,印度洋基地的维持费用却要砍40%。对印度的政策,也从之前的“战略投资”变成了“风险管控”。这就像手里的钱有限,得花在更划算的地方。
印度也没闲着,想了不少办法。俄制S-400防空系统的战时备件,83%能自己解决。在金砖国家的支付系统里,卢比结算占比超过了22%。伊朗的恰巴哈尔港,在军事后勤上也有不小价值。这些都是印度对美强硬的底气。
可转向全球南方也不容易。在非洲,蒙巴萨-坎帕拉铁路项目延期了。在南美,想投资锂矿,还被中国企业比了下去。一边想当“第三世界领袖”,一边国内军费和扶贫支出的比例达到1.8:1,这矛盾可不小。
对华政策上,印度也在调整。加勒万河谷的联合巡逻次数多了,2024年中印贸易额还逆势增长19%。莫迪说“对话解决分歧”,这里面肯定有不少权衡。
全球的战略三角关系也在变。巴基斯坦拿到了F-16V的升级包,军事能力有提升。斯里兰卡科伦坡港的股权重组,中美都在发力。缅甸内战各方的武器来源,也透着复杂的国际背景。
中国在印度洋的港口布局,从瓜达尔港到汉班托塔港再到吉布提港,一步步推进。对南亚国家的军援,也在升级,比如出口无人机防御系统。中俄印三边外长会,议程安排也很有讲究。
那印度未来可能有哪些路呢?有35%的可能被迫回到不结盟运动,45%的可能成为中美双方的代理人,15%的可能制造点可控的危机转移压力,还有5%的可能真正改善对华关系。
说到底,一个国家的国力和野心得匹配,就像走路,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在大国博弈里,得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能站错队。对印度来说,想在全球南方当领导,2025到2028年是个关键时期。
有人说,当美国放弃印度时,印度才真正有了战略自主。这听着有点绕,却也有道理。就像1878年柏林会议时的奥斯曼帝国,外部的压力变化,反而可能让自身的选择发生改变。
可靠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炒股配资平台配资老板娘默默观察到大叔常在早餐摊附近转悠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