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股票配资平台查询官网,全国前10正规配资公司平台 http://ainfeng.com 專注于新一代濾膜材料和濾膜產品 Tue, 15 Jan 2019 05:29:4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3.18 http://ainfeng.com/wp-content/uploads/2021/11/cropped-site-logo-1-32x32.jpg 技術資料 – 寧波沃浦膜科技有限公司 http://ainfeng.com 32 32 WaterPro PC超濾卷式膜組件性能介紹 http://ainfeng.com/waterpro-pc%e8%b6%85%e6%bb%a4%e5%8d%b7%e5%bc%8f%e8%86%9c%e7%bb%84%e4%bb%b6%e6%80%a7%e8%83%bd/ Fri, 11 Jan 2019 05:55:56 +0000 http://ainfeng.com/?p=580 WaterPro PC卷式超濾膜由截留分子量5萬(孔徑5納米)、10萬(孔徑20納米)和25萬(孔徑50納米)三種,進水流道分為32mil網狀、80mil直流通道和120mil大通道三種規格。具體產品信息如下:

WaterPro??PC70XB-32HF
WaterPro? PC70XB-80HS
WaterPro? PC70XB-120UHS
WaterPro? PC100XB-32HF
WaterPro? PC100XB-80HS
WaterPro? PC100XB-120UHS

]]>
膜技術處理含油廢水的研究 http://ainfeng.com/%e8%86%9c%e6%8a%80%e6%9c%af%e5%a4%84%e7%90%86%e5%90%ab%e6%b2%b9%e5%ba%9f%e6%b0%b4%e7%9a%84%e7%a0%94%e7%a9%b6/ Sun, 23 Oct 2016 07:23:49 +0000 http://ainfeng.com/?p=522
含油廢水是一種常見的環境污染物,每年有2~3億t的含油廢水危害人體健康和水產資源人們已逐漸摸索出各種方法來處理含油廢水,并不斷創新.被稱為“21世紀的水處理技術”的膜技術在水處理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已在化工、環保、能源、醫藥、電子等行業逐漸發揮了它的技術優勢.1含油廢水的類別含油廢水中的油一般以漂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和油-固體物五種形式存在.1)漂油:以連續相漂浮于水面,形成油膜或油層.這種油的油滴直徑較大,一般大于100μm;2)分散油:以微小油滴懸浮分散于水中,不穩定,靜止一定時間能聚集成較大油珠而上浮到水面會變成浮油,油滴粒徑在10~100μm;3)乳化油:因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劑而使油和水形成穩定的乳化液,油滴粒徑一般小于10μm,大部分在0.1~2μm;4)溶解油:是一種以分子狀態分散于水體中形成的穩定均勻的體系,油粒直徑比乳化油還要小,有時可以小到幾個納米;5)油-固體物:在水體中的油黏附固體懸浮物表面上形成的油-固體物.

2膜技術處理含油廢水的特點和前景

目前,老三套工藝處理含油廢水存在很多弊端,能量消耗大、水回用率低、二次污染難以避免.從環境保護和油類、水再利用等經濟角度考慮,要求有新的技術和工藝對含油廢水進行深度處理水中的漂浮油、分散油通過沉降、絮凝等物理方法可以使含油量降到10mg/L以下,而乳化油和溶解油以極微小的油滴均勻、穩定地分散在水中,常規方法難以除去.選用合適孔徑的膜可以實現對油和水、低分子物質的分離.與傳統水處理工藝相比,膜技術處理含油廢水時不需投放化學藥品,不會產生難以處理的污泥,適用性較強,裝置簡單,分離效率高,容易控制,能耗較低[2],因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合理選擇膜以及將幾個膜過程或者將膜分離技術與其它的分離技術集成起來,各盡所長,達到最好的處理效果與最佳的經濟效益是今后發展的重點之一.

膜技術和其它技術的集成技術,將逐漸代替傳統技術,對含油廢水處理產生深遠的影響.反滲透需要1~10MPa的操作壓力,能夠分離的是只有零點幾個納米的無機離子和有機小分子.因此,含乳化油的廢水中的透過超濾膜的表面活性劑和其它低分子物質可為反滲透膜所阻止,從而使COD和BOD的去除率大為提高.反滲透膜處理含油廢水的研究和實驗較少,這是因為反滲透膜孔徑小,極易堵塞,難以清洗,由于需要高壓,所以能耗較高和對設備要求較高.反滲透和超濾聯合處理含乳化油廢水的流程如圖1.

乳化油廢水還可以由超濾膜技術和其它處理技術結合起來進行處理,如生物技術和膜技術結合起來處理乳化油廢水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門課題.

3.2.3溶解油的處理

以分子狀態存在的油分子均勻、穩定的分布在水中形成相對穩定的體系,油滴直徑比乳化油還要小,甚至到幾個納米.用膜來處理溶解油廢水時,油能穿過膜孔徑,對油的分離率不高,并且溶解油對膜的污染比較嚴重,需要定期清洗才能維持膜通量,當前常用的方法是膜技術和其他技術結合起來,發揮各自的優勢,達到處理含油廢水的效果.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Bioreactor簡稱MBR)處理溶解油廢水有著獨特的優勢.MBR分一體式和分置式,如圖2.

3.3操作條件的影響

操作條件包括操作壓差、膜面流速、廢水濃度、溫度、膜污染及清洗等.

3.3.1操作壓差的影響

當膜選定以后,操作壓差對膜過濾的性能的影響較大.壓力較低時(小于0.15MPa),膜通量處于壓力控制區,膜通量隨操作壓差的增加而增大;當壓差為0.15~0.2MPa時,由于濃差極化的影響,通量增加較緩慢;當壓差大于0.2MPa時,膜通量基本保持不變,過濾過程屬于物質傳遞所控制,為傳質控制區,通量與壓力無關.壓差過大會使油滴擠壓變形而進入膜孔,嚴重污染膜組件,并進入滲透側造成截留率降低.

 

3.3.2膜面流速的影響

膜過濾過程通常采用錯流過濾的操作方式,一般認為增大流速可提高通量,這是由于流速增大,膜表面的剪切力增大,使膜表面沉積的油滴被帶走,減小了凝膠層的厚度,并且減小了濃差極化的影響.當流速過高時,通量反而降低,這可能是操作壓差不均勻所致,也可能是料液在膜過濾器內停留時間過短,另外,由于流速增大,剪切力增大,造成油滴變形而被擠入膜孔也可能引起通量的降低.

3.3.3溫度的影響

有研究表明溫度對膜通量的影響主要是對料液黏度、料液中懸浮物粒徑分布及料液組分與膜表面作用力的影響.適當提高溫度可以提高膜通量,隨溫度升高,料液黏度減小,溶質擴散系數增大,因而膜通量增大.

3.3.4膜的清洗

含油污水的組分十分復雜,單一的酸洗、堿洗或油洗均無顯著效果.對膜面污染物進行成分分析是找到實用、高效的清洗方法的關鍵.用輕質礦物油清洗時,雖能將膜面的石油類物質清洗掉,但不能將膜表面的機械雜質清洗下來;用堿洗時,污水中含有大量鈣、鎂等金屬離子會與堿反應生成絮狀沉淀,附著于膜表面;而用酸洗時,由于表面有石油類污染層的保護,不能有效清洗膜表面.李發永采用輕質礦物油-酸洗-堿洗三步清洗法,每步清洗10min,清洗后的膜通量恢復至清潔膜膜通量的95%~99%;張志誠[23]在《超濾技術研究與應用》中定期用含洗滌劑或表面活性劑的槽洗液清洗,膜的流量得到恢復;Busca證實用表面活性劑來清洗污染了的PVDF超濾膜效果顯著,并且發現清洗劑的溫度和濃度對有效去除污染物會起到重要作用;Belkacem等報道,向污水中加入少量低分子量無機鹽可以增加膜通量,原因是加入無機鹽后,可以減少在膜表面結垢.

因此,研究膜污染機理,找到合適的清洗方法和頻率對膜技術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成功應用有著深遠的影響.

4膜技術在油田采出水處理中的應用及存在的問題

石油工業是環境污染大戶,要保證石油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應大力推廣使用先進的技術與設備,包括膜技術的應用.目前,我國大部分油田己進入中后期開采階段,水質也隨著工藝的復雜化更加惡化,處理難度增大.目前,油田每天有70萬t左右的采油廢水需要處理,其中有10萬t左右的廢水要求精細過濾后回注.油田采出水水化學組分復雜、腐蝕性強,油和懸浮固體的去除是處理的關鍵,深度處理后可用作采油鍋爐用水以及低滲透油田的回注水.采油廢水的處理與回用是各個油田面臨的重要問題,采油廢水的處理和利用不僅具有重要的環境意義,同時節約水資源和回收原油,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劉勇利用膜分離技術對油田采出水處理,出水含油量低于8mg/L,懸浮固體含量低于1mg/L.王懷林等分別采用南京化工大學和美國Filter公司生產的陶瓷微濾膜,對江蘇油田真二站三相分離器出水進行了實驗研究.王立國等對經過核桃殼等預處理的油田采出水采用超濾膜進行處理,并且對超濾膜的清洗做了初步的研究,結果顯示,≥1.0μm懸浮固體去除率達到99%,出水懸浮固體含量和含油量都下降到1mg/L以下,達到了低滲透油層注水A1類標準的水質要求.

膜技術在采出水處理中的應用已完成了室內實驗和現場中試,一些工程也已陸續投產.然而膜技術處理油田采出水存在膜通量較低、出水水質經常惡化、膜污染嚴重而清洗頻繁等問題,同時膜處理工藝的經濟性還需要作進一步的確認.目前,還沒有一項過硬的膜技術廣泛應用于油田采出水的處理.膜通量、出水水質和清洗頻率在設計上還沒有明確規定,膜材料研究、膜和膜組件的開發、生產檢測與膜產品在工業生產領域中的應用屬于兩個不同的范疇,只有發揮兩方面技術人員的特長,優勢互補,才能帶動膜產業的迅速發展.

5結束語

油田含油廢水成分復雜,含油量高,處理難度大,廢水經處理后回注成為減少環境污染、保障油田可持續開發、提高油田的經濟效益的一個重要途徑.今后的發展趨勢是從實際情況出發,優化各種技術的組合方式,利用最小的投入,找到高效的、經濟的廢水處理新技術.

膜技術和其它技術的集成,發揮各技術的優勢,克服其局限性是當前油田含油廢水處理的熱點據研究,微生物在含油廢水處理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其原理是微生物將油分解氧化成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將膜技術和微生物技術結合起來在含油廢水處理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
含油廢水處理介紹 http://ainfeng.com/%e5%90%ab%e6%b2%b9%e5%ba%9f%e6%b0%b4%e5%a4%84%e7%90%86%e4%bb%8b%e7%bb%8d/ Sun, 23 Oct 2016 05:23:00 +0000 http://ainfeng.com/?p=516 一、?含油廢水處理的現狀

含油廢水的來源很廣,石油工業的采油、煉油、貯油運輸及石油化學工業都產生含油廢水,油輪壓艙水、洗艙水、機械工業的冷卻潤滑液、軋鋼水,以及食品工業等的廢水中都含有大量的油。含油廢水如果不加以回收處理,會造成浪費;排入河流、湖泊或海灣,會污染水體,影響水生生物生存;用于農業灌溉,則會堵塞土壤空隙,妨礙農作物生長。含油廢水中的含油量及其特征,隨工業種類不同而異,同一種工業也因生產工藝流程、設備和操作條件等不同而相差較大。污水中不同形態的油有著不同的理化性質,在很大程度決定了相應處理方法的選擇。

二、含油廢水存在的形態特征

油類物質在廢水中通常以五種狀態存在。

(1) 浮上油,油滴粒徑大于100μm,易于從廢水中分離出來。油品在廢水中分散的顆粒較大,粒徑大于100微米,易于從廢水中分離出來。在石油污水中,這種油占水中總含油量60~80%。

(2) 分散油.油滴粒徑介于10一100μm之間,懇浮于水中。

(3) 乳化油,油滴粒徑小于10μm,油品在廢水中分散的粒徑很小,呈乳化狀態,不易從廢水中分離出來。

(4) 溶解油:油以分子狀態或化學方式分散于水體中,形成穩定的均相體系,粒徑一般小于幾微米。

(5) 固體附著油:吸附于廢水中固體顆粒表面的油。

由于不同工業部門排出的廢水中含油濃度差異很大,如煉油過程中產生廢水,含油量約為150一1000mg/L,焦化廢水中焦油含量約為500一800mg/L,煤氣發生站排出廢水中的焦油含量可達2000一3000mg/L。因此,含油廢水的治理應首先利用隔油池,回收浮油或重油,處理效率為60%一80%,出水中含油量約為100一200mg/L;廢水中的乳化油和分散油較難處理,故應防止或減輕乳化現象。方法之一,是在生產過程中注意減輕廢水中油的乳化;其二,是在處理過程中,盡量減少用泵提升廢水的次數、以免增加乳化程度。處理方法通常采用氣浮法和破乳法。

三、含油廢水的處理工藝

含油廢水的預處理應首先考慮回收油類物質,并充分利用經過處理的水資源。因此,含油廢水的處理可首先利用隔油池,回收浮油或重油。隔油池適用于分離廢水中顆粒較大的油品,處理效率為60~80%,出水中含油量約為100~200毫克/升。廢水中的細小油珠和乳化油則很難去除。一般還會進行一次高級處理如:氣浮法、過濾法等。

含油廢水處理的難易程度隨其來源及油污的狀態和組成不同而有差異。其處理方法按原理可分為:物理法?(?沉降、機械、離心、粗?;?、過濾、膜分離等?)?;物理化學法?(?浮選、吸附、離子交換、電解等?)?;化學法?(?凝聚、酸化、鹽析等?)?;生物化學法?(?活性污泥、生物濾池、氧化塘等?)?。

四、國內外常見的處理方法

1、重力分離法:利用油水兩相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互溶性進行分離。沉降分離在隔油池中進行,常見的有平流式(API)?、平行板式?(PPI)?、波紋板式?(CPI)?等型式。平流式隔油池的設計主要基于斯托克斯公式,由公式可求得一定表面積的隔油池所能除去的最小油珠粒徑。隔油池水流狀態對除油能力和效果也有很大影響,最好的水流狀態是層流狀態,它有利于油珠的上升和固相的沉降。根據以上理論,進而設計出了?PPI?式、?CPI式、?IPI?式?(?斜板式?)?等更為高效隔油池。這幾種型式的隔油池與?API?式相比較,占地面積省,去油能力、排油能力及安全程度等方面明顯提高,因此已被廣泛應用。該類方法設備結構簡單,易操作,除油效果穩定,但對溶解性油類或乳化油是不適用的。

2、聚結法?(?粗粒化法?)?:利用油水兩相對聚結材料親和力的不同來進行分離,主要用于分散油的處理。此法的技術關鍵是粗?;牧系倪x擇,許多研究者認為材質表面的親油疏水性是主要的,而且親油性材料與油的接觸角小于?70 °為好。常用的親油性材料有蠟狀球、聚烯系或聚苯乙烯系球體或發泡體、聚氨酯發泡體等。粗?;梢园?5?~10 μm粒徑以上的油珠完全分離,無需外加化學試劑,無二次污染,設備占地面積小,基建費用較低。但對懸浮物濃度高的含油廢水,聚結材料易堵塞。

3、凝聚法:也就是用絮凝劑除油的方法。常用的無機絮凝劑是鋁鹽和鐵鹽,特別是近年來出現的無機高分子凝聚劑,如聚硫酸鐵、聚氯化鋁等,具有用量少、效率高的特點,而且使用時最優?pH?也較寬。雖然無機絮凝劑法的處理速度快,但藥劑較貴,污泥生成量多。有機高分子凝聚劑的研究發展很快,但目前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在含油廢水處理方面的應用仍然主要是用作其它方法的輔助劑。

4、氣浮法:通常采用的主要是加壓溶氣浮選法去除乳化油。因為空氣微泡由非極性分子組成,能與疏水性的油結合在一起,帶著油滴一起上升,上浮速度可提高近千倍,所以油水分離效率很高。常在含油廢水中加入絮凝劑,還會進一步提高油水的分離效果。目前該法已被廣泛應用于油田廢水、石油化工廢水、食品油生產廢水等的處理,但動力消耗較大,構造復雜,維修保養困難。

5、生物法:含油廢水經隔油、浮選等處理后,出水油含量一般仍高達20?~?30mg/L?,若廢水中存在溶解性有機物,則?COD?和?BOD5?也很高,都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尚需進行二級處理。二級處理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濾池法。生物處理法近年來已有不少改進,新的發展包括曝氣塔、深井曝氣、純氧曝氣以及循序間歇式生物處理等,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對含油廢水的處理效率。

6、電絮凝法:以金屬鋁或鐵作陽極電解處理含油廢水的方法,主要適用于機加工工業中冷卻潤滑液在化學絮凝后的二級處理。國內外使用較多的是小間隙?( 1mm )?高流速旋轉電極裝置,但此種方法存在著陽極鈍化問題。電絮凝法具有處理效果好、占地面積小、操作簡單、浮渣量相對較少等優點,但是它存在陽極金屬消耗量大、需要大量鹽類作輔助藥劑、耗電量高、運行費用較高等缺點。

7、磁分離法:將磁性顆粒與含油廢水混合,油珠被磁性粒子吸附,然后用磁分離裝置將含油磁粒分離,污水便可得到凈化。針對鋼鐵企業廢水含有氧化鐵皮磁性顆粒的特點,已研制出高梯度磁分離器和磁過濾器等裝置,不僅可除去廢水中懸浮物的油,還有一定的防垢除藻作用。但因設備昂貴,動力消耗大,磁種回收循環使用困難,應用尚不廣泛。

8、水力旋流:屬于離心沉降,利用不同密度、不互溶的兩相在水力旋流器中高速旋轉時相對產生的離心力的差異而達到分離的目的。這種分離器比傳統的分離器處理效率高、占地少、結構簡單,可單級和多級串聯使用。其缺點是高流速產生的紊流將部分分散油剪碎,使之成為更細的分散物,從而使分離效率降低。其次運轉費用很高。

9、膜分離方法:膜分離法是?S.Sourirajan?所開拓并在近?40?多年迅速發展起來的分離技術,用超濾法處理原油廢水以及結合鹽析用反滲透法處理乳狀液廢水的研究已有不少報道,若采用反滲透和超濾聯合處理,則在除油的同時還可降低?COD?和?BOD?。膜分離技術關鍵是膜組件的選擇。

膜處理流程:

原水——>隔油池——>氣浮池或過濾——>膜處理設備——>排水

膜分離法介紹:

膜分離法處理含乳化油廢水是近幾十年發展起來的,主要有微濾(MF) 、納濾(NF) 、超濾(UF) 及反滲透(RO) 法。膜分離法適合于除去廢水中的穩定的乳化油和分散油,在預處理時需要除去水中的顆粒較大的浮油和分散油,這對于通道很薄的膜處理設備尤為重要。 膜材料的選擇也十分重要,常用的疏水膜有聚四氟乙烯(PTFE) 、聚偏二氟乙烯(PVDF) 和聚乙烯( PP) 等。親水膜有纖維素酯、聚砜、聚醚砜、聚砜/ 聚醚砜(PSF/ FES) 、聚酰亞胺/ 聚醚酰亞胺(PI/ PEI) 、聚酯肪酰胺(PA) 、聚炳烯腈等具有親水基團的高分子聚合物,以及如Al2O3 ,TiO2 和ZrO2等陶瓷膜等。膜分離法處理含油廢水正從實驗室研究走向實際應用階段,并趨向于將各種膜處理方法結合或者與其他方法相結合使用。 如將超濾和微濾結合分離含油廢水 ,膜分離法與電化學方法相結合等,也有將臭氧氧化作為超濾的前處理,從而延長超濾設備的使用壽。

綜上所述,含油廢水的處理方法雖然較多,但各種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在實際應用中通常是幾種方法聯合分級使用,使出水水質達到排放標準。

]]>